关于征集“十四五”时期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
2025-10-15
 

各学院、各部门:

根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征集“十四五”时期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的通知》,为推动国家“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平安中国)”重点专项项目的研发成果转化,梳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经验,以真实场景、实际需求引领“十五五”重点专项动议编制,现教育厅征集“十四五”时期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案例

典型场景包括: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教学辅助、个性化学习支撑、特殊群体教学、家校社共育、产教融合等。

应用成效包括: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

二、案例要求

(一)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案例应充分体现先进技术研发应用,突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产生的实际社会效益,对于尚未落地的科研项目不予纳入。

(二)广泛体现先进技术。案例包括但不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内的项目,广泛包含人工智能、大数据、脑机接口、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工艺等各类创新技术,原则上应为国内高校、科研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

(三)聚焦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原则上应为“十四五”时期内落地实施的项目,对具体解决哪些公共服务难点问题,取得何种效果,适宜在何种场景下运用,用精准数据客观描述,杜绝夸大或虚构。

(四)具备可复制推广性。案例应紧密围绕技术创新与公共服务效能提升,阐明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应用模式,总结规模化推广经验,充分体现先进示范和引领效应。

三、报送要求

为保证案例推荐质量,请各学院、各部门严格落实案例相关内容的审查责任,做到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表现“双把关”,经初审无异议后,由各学院、各部门科研秘书或相关负责人统一提交至科研创作处复审(不接受个人申报),如在校级政治审查过程中,发现该项目涉及政治敏感问题,对主管、分管审查工作的责任人追责问责。

请各学院、各部门科研秘书或相关负责人统一于2025年10月17日前将初审通过的申报案例材料参照模板见附件要求编写字数原则上控制在3000字左右,文字言简意赅,可配图说明。备注:案例应具备公开条件,不得报送敏感技术细节。发送至陈依婷办公邮箱。待科研创作处审核通过后提交最终材料。

联系人及电话:陈依婷 0991-2577628

 

附件: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撰写模板.doc

 


 
 

版权所有 新疆艺术学院 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团结路734号
邮编:830049 新ICP备05001454

网站首页 | 下载中心 | 管理